
欢迎浏览武汉微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资讯
中国智能沙盘模型行业创变者
后AR、VR时代,要闯出“全息投影”这匹黑马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0-14 15:3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幻真虚实”发布会上,一起智能展示了其全息投影技术,并推出了虚拟艺人形象,未来其还将切入教育、旅游等行业,力图塑造感知方式变革。而这也是一起智能全息投影技术的首次对外发布。
后AR、VR时代,要闯出“全息投影”这匹黑马
【概要描述】在“幻真虚实”发布会上,一起智能展示了其全息投影技术,并推出了虚拟艺人形象,未来其还将切入教育、旅游等行业,力图塑造感知方式变革。而这也是一起智能全息投影技术的首次对外发布。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0-14 15:31
- 访问量:
27日消息,一起智能,这家专注于”幻真虚实“成像技术,致力于推动文化领域的“视觉革命”的科技文化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由麦爱文化投资的种子轮和乾元资本领投的天使轮、两轮共计数千万元的融资。
今日,在“幻真虚实”发布会上,一起智能与麦爱文化展示了其全息投影技术,并推出了虚拟艺人形象,未来其还将切入教育、旅游等行业,力图塑造感知方式变革。而这也是一起智能全息投影技术的首次对外发布。
其创始人,技术出身、同时具有音乐从业经历的“创业老油条”——张栋梁,也让这家公司有了“技术+艺术”的基因。
后AR、VR时代的“新秀”,全息投影是什么?
2016、2017年,AR、VR的故事刷了满屏,人们纷纷感叹电影中的黑科技终于要占领地球了。但经过两年的时间,由于体验较差、离人们想象中的黑科技相差较远,这股狂潮渐渐退去。
但AR、VR身后,再现现实的热潮却依然不减,不断又有科技要来挑战这一难题,而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全息投影”。诞生于半个世纪前,全息投影可谓低调很多。但可广泛应用于文化、娱乐、产品展示等,全息投影展示了令人想象的市场空间。
在科普全息投影之前,先来重温一下AR、VR这两个刷屏了两年的热词。
简单来说,AR,即增强现实,能够让人感觉在所处的环境中增加了一些并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实体。而VR,虚拟现实,则能够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环境之中。
这两种技术听起来都很美,但实际上AR、VR并没有持久优质体验的模式和用例。使用VR眼镜需要人眼持续聚焦,更适合碎片化的内容,长时间则会令人感到眩晕;而AR需要手机或屏幕之类的介质,才能呈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相对来说,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只需裸眼,不需要可穿戴设备,在清晰度足够的情况下,其体验效果比AR、VR更优。
全息技术最早于1947年由匈牙利物理学家Denise Gabor发现,并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以后有了全息的朦胧开端。
2006年以后这项技术在国内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了展示、演出、影视呈现的手段,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中。
全息投影还可实现幻象与场景、与表演者的互动。在发布会现场,创始人张栋梁便以全息影像投射在舞台现身,并向大家问好,而台下观众无需使用任何设备。
并且AR、VR从成为网红,到默默隐去,主要面向消费者,而全息投影则更多面向商家,提供长期、稳定的使用方式,相对更不易因市场的追捧而产生过多泡沫。
切入娱乐行业,全息投影的天然入口
全息投影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还是娱乐行业,初音未来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透明膜全息投影。尽管当时的技术还不足够成熟,但全息投影雏形的惊艳效果已经冲击到了很多人的神经。
传统的舞台效果一直局限于2D,而人们对于3D视觉效果的需求与日俱增,普通的视觉效果和单纯的4k清晰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舞台的期待。
2012年春晚首次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如王菲的歌曲《因为爱情》,而全息投影运用最好的是高晓松作词的歌曲《万物生》,全场全息效果出色,达到了满屏满场,而且创造的意境酷似《阿凡达》的世外仙境。
本次活动也展示了这种“幻真虚实”技术带来的新的“造星”方式,类似于初音未来的虚拟人物偶像。其采用动作捕捉技术,通过红外线摄像机以及资料处理的动作分析系统,透过由受试者身上反射回来的光线,运用摄像机拍摄到的2D影像转换成3D资料,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最终完成整个捕捉过程,使虚拟偶像的一颦一笑接近真人。在完成动作捕捉之后,由3D虚拟成像技术来生成“人物骨骼”。
推荐案例




页面分享到:
微艺达 · 中国智能沙盘模型行业创变者